今天的星月廳,是「原」味飄香的星月廳 !
原味好食-食農教育活動圓滿大成功!
今(5/11)原資中心非常榮幸地邀請到食農教育專家、太魯閣族的胡馬燕萍老師及講師胡袁熙淳、助教胡黃柔樺老師蒞臨華梵大學,向師生們分享食農教育知識及「馬告奶油毛巾捲」的製作體驗,讓夜晚的星月廳充滿歡笑,也瀰漫著滿滿的馬告、奶油香氣,現場參與的24位師生在美食的製作學習間相互交流、認識原住民族文化,還可以帶回一大份的毛巾捲甜點,實在太充實啦!
老師首先透過影片及講解生動地介紹了具有獨特、迷人氣味的辛香料「馬告」,馬告是太魯閣族和泰雅族常用的香料,帶有薑味及檸檬、香茅香氣,除了用在炒菜、煎蛋等料理增味上,也可以用來製作出許多不同的創意料理,比如老師現場特別為大家準備的「馬告餅乾」以及課程製作的馬告奶油毛巾捲,老師也現場讓大家實際的品聞、感受撲鼻的辛香氣,實在是讓不熟悉馬告的大家大開眼界!
緊接著餐管專業出身的胡袁熙淳講師為大家拆解步驟且清晰地分享馬告奶油毛巾捲的製作方式,實際地帶領師生們分組製作餅皮、打奶油及捲製成毛巾捲造型,現場大家分工合作,層層堆疊出香氣四溢的毛巾捲,成品真的非常有賣相~
製作完成品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切開做好的毛巾捲甜點分享品嚐,毛巾捲入口層次綿密,奶油在口腔化開後轉化出淡淡的馬告清香味,同學們皆表示這樣的創意甜點,打破了對傳統馬告料理的印象,不但特別溫潤美味,還是日常在家就能製作的,cp值特別高!
在製作體驗課程後,胡馬燕萍老師則是以述說故事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瞭解族群與自然素材的關係、取材的管道、料理的方式與風味等,讓大家都聽得十分入神且垂涎欲滴~
在老師的介紹下,大家才知道,原來包檳榔的「荖葉(檳榔葉)」也有非常多的料理方式,帶著些許嗆味的荖葉,既能當作炒菜的調味基底、折成船型為倒入的溪魚溪蝦菜湯增香,在現代部落美食的發展下,還能夠煮成火鍋、能殺菌保護喉嚨的熱茶、製作青醬或果汁,更能搭配起司麵包一起享用來添顯出美味,實在是將自然材料做出了不一樣的變化!
而檳榔在族群文化中扮演了十分特別的角色,原住民族群對自然抱持著敬畏與敬愛精神,所以種植檳榔樹首先不會大面積種植、傷害環境,通常只在住家旁種上1、2顆,當有需要時才會取一點來使用,檳榔在族群中往往象徵著「分享」的文化,當要拜訪老人家時,會帶上一些檳榔跟長輩們分享,當恭祝新婚時,也會帶上檳榔來祝福分享,祭典儀式更是少不了「菸、檳榔、小米酒」,在阿美族的文化中,將檳榔放到心儀對象的「情人袋」內,則是一種愛意的表達;這些檳榔的各種分享意涵,顯示著在原住民族飲食文化中,取材於大自然的食品除了飲與食,還帶有了鮮明的族群文化色彩,它與族群的信仰、人際關係互動等層次,早已深深地交融。
關於檳榔,老師也分享道:「台灣原住民工藝的特色在於大量運用自然素材」檳榔除了飲食用途外,更有著獨一無二的「檳榔鞘工藝」將乾燥塑型後的檳榔葉做成吊燈等工藝品,近期在國際上也非常受到重視!
老師接著向大家介紹了原住民族的飲酒文化,其實酒在原住民族文化中是非常珍貴的,每個部落製作的小米酒風味都不相同,因為釀酒並沒有固定記錄下的配方,而是一代傳承一代,老人家們手把手地傳遞技術。
傳統製作小米酒時,會將6至7種野菜融合製成酒糟,再加入糯米或小米等材料發酵,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有別具風味的小米酒,這樣的小米酒在部落裡是非常珍貴的,只有在重要的節慶時會飲用;老師也向大家分析關於「原住民很愛酗酒」的刻板印象並不是真的,只是在傳統部落文化與資本主義碰撞的時期裡,當族人們進入都會後發現米酒非常便宜,而產生的誤導階段,現場師生在老師的分享下,相信也能對原住民族反歧視議題有更深層的認識及反思。
介紹完飲酒文化,老師則開始了一系列的部落美食分享,比如布農族的大圓盤烤肉,以相思木等特殊木材為火源,旋轉著大圓盤烘烤,香氣十足,還有以2年內新生的桂竹製成並帶著竹膜香氣的原味竹筒飯、糯米跟小米泡過一晚結合熟成香蕉製成的香蕉飯等,配合著老師對享用美味的生動回憶分享,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原住民族天然美食的魅力!
老師也分享了部落獵人進入山中打獵的飲食生存之道,老師的一位族人長輩曾著輕裝在山上打獵7天才返家,過程中善用自然材料便非常重要,刀、鹽是必備的工具、材料,有了這二者在山上就能吃野菜(如藤心等)、溪裡的魚蝦、野生的山羌等,透過鹽份可以賦予食物味道,更能避免脫水,至於需要的火源則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生火,如打火石、竹子等,五葉松的乾樹皮則是生火非常好的材料,聽著老師的介紹,大家都對獵人十分佩服!老師也打趣地特別提醒,當在山裡遇到山豬時,不是要用弓、用槍狩獵,而是要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趕快跑!
在介紹原住民族飲食文化間,老師也感性地分享了高雄那瑪夏小林部落因八八風災滅村的族人回憶,故事非常沉重,但也令在場師生省思珍惜生命、把握當下的重要,距八八風災約14年後的今天,族人們重新拾起對生命的信心、正為了延續傳統文化而努力;祈願我們的家鄉能平平安安,原住民族文化世代傳承、聲名遠揚!
課程的最後,老師以投影片分享了阿美族的各種不能錯過的美食,如以十種野菜煮成的清熱「十心湯」、海味十足的林投葉編織製成的阿里鳳鳳、火烤過後甘甜焦香的輪胎苦瓜、每年7至8月限定的清甜麵包果小魚乾湯等等,讓大家都迫不及待規劃一場部落之旅了!原味食農教育主題之夜也在此落下惟幕。
特別感謝王惟貞老師及公共事務處同仁一同參與及書院教育處、運動健康中心的大力支持,也十分感謝同學們的正向回饋,如「這次活動超讚,能夠做美食之餘,又可以對原住民文化認識加深,希望下次能做更多不同的料理!」、「感謝主辦人員費心安排精彩活動,同組夥伴超優秀,參加活動的同學都很認真!」原資中心將持續舉辦各項精彩文化課程,歡迎大家指教、參加!